蜜蜂小说网 > 玄幻奇幻 > 回头万里 > 第一百一十六节 只应离合是悲欢(九)

第一百一十六节 只应离合是悲欢(九)

    不管这个‘摸着天’及其手下躲至何处,但他肯定明白,王失和宋君鸿即便掘地三尺也是必要挖他出来的。他可以在大宋境内躲的了一时,但却绝不可能躲的过一世。所以,离开宋国,去金国暂避风头,应该对于‘摸着天’来说是在此时的一个最明智的选择了。

    亦或者可以反过来说,只要堵住了不让‘摸着天’逃离宋国,那么捉拿住‘摸着天’及其匪帮,就只会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正是基于这一想法,宋君鸿毅然下令封闭了边关。

    可是闭关令已经下达了七八天了,宋君鸿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。锋锐军那头再没有搜找到‘摸着天’及其匪帮的人影,在边关处也没有见到他们要来的迹像,怪哉,难道他们都插上翅膀,分上天去了不成?

    又过了一天,鲁如惠在扬州发来咨函,要求宋君鸿立即回扬州解释所发生的一切,及边防上的变动原因。

    可即便就在于宋君鸿一行人捧着大旗撤离边关回扬州之时,听说宋君鸿还是留下来命令:封关军令依然有效,不准轻开。

    哼,典型的鸭子死了嘴还硬。目送宋君鸿带队离开时,常晓峰心里默默的评价着这位有点不大近人情世故的少年将军。

    宋君鸿离开凤庆关的时候,几乎是被当地的行商们以一种送瘟神一样的心态送走的。

    本来嘛,断人财路,如杀人父母。

    这世道上什么最赚钱?当然,咱不提那些违法乱纪的事,对于大宋的商人而言,自是南北货运、投机倒把最是来钱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不像一千年后有那么便捷和迅速的交通运输工具。一切的商货往来,都要靠马骡这四条腿来运送。运送一趟就要数月时间,一次也还运不了多少,这成本就居高不下了,而商人无利不起早,这部分成本价自然都折算进了售卖价中,再加上南北特产不同,奇货可居,这最终的售价就更是令人咂舌。

    一个北方的普通山参,再当地可能是五十文一线收购,到了南方,可能就可兜售一两一钱,价格之间翻差数十倍。最近宋金国战,商路萎缩,这价格就更是暴涨,有些物品的差价甚至几近百倍。

    商人逐利而动,所以尽管这种买卖十分辛苦,甚至有可能会遇上刀兵之灾,但只要有足够的利润,很多商人仍会不辞辛苦、不避凶险的来做上几趟生意的。

    毕竟获利与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嘛。

    可那可恶的宋君鸿一来就下令闭关锁国,连原本朝廷特旨恩许的两国间的互市也跟带着被迫关停了。

    商人们恨得牙疼。

    更要命的是:宋君鸿来到凤庆关一待就是八、九天,生意自然也就跟着停滞了八、九天。

    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句话,不论放在一千年前,还是一千年后,对商贾而言都是同样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可是面对着官府的威严和宋君鸿带来将士们手中明晃晃的战刀,商贾们敢怒不敢言,只能在酒馆中一边焦急的等待着,一边发发牢骚、借着酒劲上头后骂两句娘罢了。

    可就在这时,这个好消息传来:那个瘟神宋君鸿终于走了!

    有好奇心重的就开始打听:

    “怎么就突然走了呢?”

    “听说是被上峰调走的!”

    “为了啥子?”

    “我看啊,一定是这家伙太嚣张了。皇帝都许了的互市,他也敢说关停就关停?奶奶的,皇帝看了他的头才好呢。”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不管怎么议论,煞星走了总是好事,积压的货物和钱资,再不出手可就要霉掉了。

    商人们兴奋的召来伙计们拉起货车就待出关互市。

    可到了关口时,一盆冷水再次当头浇了下来:“宋总管走时留有军令:锁关政策继续执行,任何人不得出关。”

    商人们顿时哗然,一名老商客已经在这里行商多年,仗着以往的亲熟越众而出,拱拱手道:“总兵大人,我们这些可都是老实本份的商人,也有官府特批的许可和路引,您就开个恩,让我们走这趟生意吧。”

    常晓峰在这守关数年,平日里自然也没少收过这些出关做生意的商贾们的孝敬,此时被人点名叫到,也没法再继续装聋做哑了。只好说道:“朝庭有朝庭的道理,想来封关的时间不会太长,诸位再多等等吧。”

    多等等?再等下去货就砸在手里了!商人们如何肯应,只管继续肯求。

    常晓峰左右为难,瞥了眼身边冷着脸一直不言语、手却在腰畔刀柄上轻轻摩擦的张世业,心里一哆嗦,他想起了宋俊鸿临走前留下的那句话: